10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联创院理事长张伯礼在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大会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专委会成立大会、2023年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广东站)上致辞,以下是致辞发言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举行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大会暨2023年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的活动。在此,我谨代表联创院理事会,对于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医药科技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医药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保障,建立并发展的中医药现代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的模式,推进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但是中医药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挑战,也存在一些短板与困难,尤其是临床诊疗能力和健康服务的效率还不够高,规模化的供给能力有待加强。同时我们的科技基础,特别是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这个方面还是一个大的短板。而要加快这个转变,必须聚焦中医药现代化这个主题,找准问题的方向,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八方的力量。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健康的保证。
中医药现代化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也应该是中医药整体的深刻性变革与产业性创新发展,包括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服务现代化、文化传播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等等,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和我们现在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也迫切需要加快中医药在手段技术的现代化。
我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中医药理论不落后,我们落后在技术,实现围绕现代化产业化跨越发展,必须解决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这一瓶颈问题。中医药临床疗效应该说有目共睹,但是却因为缺乏自主化个人化的表述,评价结果还存在着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臆想的多,客观的少等等困难,而我们的生物机制、取得疗效的机理,还不能够清楚地表述,导致中医药不科学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
中医药始终存在说不明白讲不清楚的问题,急需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中药的理念先进但手段落后的问题。2020年9月,在科技部和广东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们在广州黄埔区启动建设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目标是充分利用广东产业集群和政策的优势,推动中医药的关键技术装备创新研究先行先试,打造中医药装备产业的发展高地。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联创院已经成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建设的力量,开拓了中医药数字化的诊疗、居家健康装备等相关研究工作的方向。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取得了一批成果,取得初步的成效。
本次大会以直通车活动为主,是针对中医药装备科技成果路演的专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推动中医药科技装备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百忙中出席本次活动,共同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创新发展,同时也祝各位领导和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